公益基金運用:
一、實際服務過程摘述
(一)籌備期
寄發41家早期療育自費療育合格單位宣傳DM共410份,4區兒童發展社區資源中心共200份,1家兒童發展通報中心,1家為兒童發展啟蒙中心共100份。
(二)培訓期
1.在103年7-11月期間,分別在大開劇團、沙鹿兒福館每次進行3小時的培訓時間,累計共18次(含彩排與展演),每次培訓課程結束後由社工、教保與上課老師分別討論每位學員的狀況,每次約30-60分鐘,並進行紀錄,以瞭解孩子的狀況;同時,每次活動課程結束後,都會設計發放「學習單」帶回家由家長與孩子共同填寫回饋問答及畫出遲緩兒的學習經驗,讓家長瞭解孩子的上課情況,而培訓過程的學習則製作成每人一本學習歷程檔案,將每次的繪畫及學習單放入學習本,讓遲緩兒與家長可以回顧瞭解自己的學習過程。
2.合作外聘之大開劇團的兒童戲劇課程以「過程戲劇」為教學目標,特別注重孩子在「過程」中的學習。課程活動以有趣的戲劇遊戲為基礎,引發孩子的好奇心與參與感,小朋友運用自己的身體、聲音和想像力來創作,透過與老師的互動過程,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及表達能力,通過這些過程的學習後,由戲劇老師給予故事的框架,讓孩子自由發擇創意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與設計劇情,再由孩子與家長共同完成道具-頭套的製作,培養親子關係。
(三)展演期
分別在靜宜大學I Do展演場、大甲鎮瀾文化大樓、沙鹿光田醫院國際會議廳進行3場展演,因此上台演出時,每個孩子都是開心的,觀眾們看到他們在舞台上展現的肢體與聲音的創意、情緒的表達,以及手繪頭飾,都是由小朋友從自身出發創作出來的,而本會特別製作了劇團的學習記錄影片及演員簡介,從簡介中瞭解學員的發展狀況,從影片中讓觀眾更了解劇團的培訓過程,除了呈現孩子的成長過程,展現肢體、語言、創造力、團隊合作…等能力,也看見孩子從表演的過程獲得自信,樂於分享。
二、服務產出
(一)培訓期
1.服務人數:16位山海線地區發展遲緩的孩子
2.服務人次:286人次
3.家戶數:13戶
(二)展演期
展演場次 日期 地點 參與人數
1.103.11.09(日) 靜宜大學I do展演空間 共59人參與
2.103.11.30(日) 大甲鎮瀾文化大樓 約550人參與
3.103.12.13(六) 沙鹿光田醫院國際會議廳 約200人參與
三、服務對象概況
參與培訓的孩童共16位,女生共4人,男生共12人,主要多以認知、動作發展、語言發展遲緩兒童最多,2位亞斯柏格孩童,1位輕度心智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