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屆提案 -

兒少福利 南區
新移民兒童少年品格教育方案-品格戲劇成長團體
  • 高雄市文化教育讀書會
總票數
669
未獲選
  • 提案編號
  • 1070
  • 獎項組別
  • 10萬元組
  • 提案分類
  • 兒少福利
  • 受惠對象
  • 11歲以下(含)兒童
  • 受惠人次
  • 360
提案內容:
(一)第一階段:「品格戲劇成長團體」
1.時間:共6次團體輔導,每次進行1.5小時,
2.執行內容與方式
 戲劇本身即是一種非語言的歷程,在兒童與青少年對於「說」有所擔心及障礙的情狀下,戲劇成為另一種表達的形式,以戲劇團體的方式,藉由戲劇性遊戲(dramatic play)、角色扮演、即興創作、繪本、演出…等幫助孩子擴增與整合內在資源,提升情感表達能力,提供情緒宣洩、情感表達、自我探索的窗口。而戲劇團體則提供兒童青少年在被接納的情境下,學習尊重他人、學習合作關係以及日常生活規範與品格教育養成。
(二)第二階段:「表達品格藝術成長團體」
1.時間:共6次團體,每次進行1.5小時
2.執行內容與方式:
每個孩子都具有獨特性藝術面向,而藝術創作是屬於孩子們的自發性遊戲,而表達性藝術是所有藝術的融合,接受每個人有不同的表達風格,藉由藝術團體輔導方式,使品格教育能有更多元的選擇與自發性的表達。再則,藝術是小學教育中必修的課程活動,表達性藝術與品格教育雖然在執行與目標上有所不同,但皆是透過多樣化活動來進行;而表達性藝術媒材如紙、蠟筆、音樂律動、雕塑黏土、及文字創作等,在小學課程中是常見的材料與工具,成員對其不陌生會更有信心去操控,因而更能內化品格教育。
提案背景: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身處功能不健全、外籍配偶家庭的弱勢兒童少年,比一般正常家庭的孩子要面對較多的成長、教育及貧窮風險,同時,在孩子放學回家後,實際照顧者的親職教養功能不足,亦難獨力承擔教養之責任,而直接影響了兒童的受照顧品質及行為,而本關懷據點位於高雄市林園區,鄰近林園各國小,據學校輔導處所轉介的個案中,因為家庭與主要照顧者功能的不足,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全發展,也形成了短期和長期之社會成本。而前鎮區為加工業以及漁業社區型態,大多以外出謀生是雙薪家庭父母為角色,常忙於工作,又因多屬勞力工作,工作時間長、體力負荷重,工作之餘對子女課業的照顧相對顯得力不從心,且本區隔代教養、單親家庭、外籍配偶比例亦高。以致於部份學生的主要教育資源來自於學校教育,但在服務過程中,發現基本能力教育與藝能教育無法平衡,缺乏日常生活中須具備的基本行為範疇,對於品格教育的觀念更是需要加強建構。本中心以關懷據點為建構弱勢兒童課後輔導方案與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及資源連結,並且同時提供孩童藉由認知、情意、行為之逐步引導、學習機會,一則檢視自己已習得或認同的品格價值觀念和生活中的行為模式,養成自我覺察、調整觀念和行為的能力;二則協助低自尊學生透過品格能力之提升,自我更新並完成兒童階段發展任務,以繼續在學業、生活上,跨出自信穩健的步伐。
為有效結合各科教學,鑒於品格之於個體有如軀體和影子之「如影隨形」關係,故將初步由品格建立觀念,進一步落實在各種學習或生活的實踐運用上,以利孩童之品格習慣內化為心理能量,有效幫助孩童蓄積身心發展的優勢條件。
提案目標:
1.提升孩童能具備自尊自愛、關懷他人、守法盡責的生活態度。
2.加強孩童尊重他人的權利與義務觀念,並啟發其對行為規範之認知與實踐。
3.提升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判斷力及培養講理求真的態度。
4.協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全正常的人格發展,以預防孩童可能產生的危機。
5.培養安排適當休閒生活的能力,以促進健全的身心發展。
7.加強家庭、學校、社區間之聯繫,運用社會資源,以發揮輔導教化的功能。
執行時程:
預計完成進度區間 預計完成內容
2014-03-01 ~ 2014-04-30

執行團體輔導共12次


規劃費用:
預計使用規劃 預計費用
活動材料費=36次*30人x$100 108,000
總計:108,000
預計效益:
1.在團體活動進行時,瞭解自己所屬團體的內容與目標,並且樂於表達自我並願意與他人等一同完成團體活動,做為過程評估效益
2.對於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習慣與行為等,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有具體的表達與回饋。
3.以孩童的整體表現、優良行為、偏差行為, 以及各方( 教師、學生、家長、社區等)對品格教育團體的滿意度做為結果評估效益
4.藉由各網站及宣傳平台的曝光,將使活動訊息散佈人次10萬次以上,引領社會大眾關心林園地區偏鄉教育資源不足之相關議題。